攻下药,具有通里、泻下的特性,用治里实证。便秘之外,尚兼痞满等症状,如与宿食、瘀血、痰饮内结,则更多变证。一般分攻下、润下与峻下三类。
1.大黄配芒硝
大黄苦寒,泄血分实热,下肠胃积滞,且能散血消痈;芒硝成寒,泄热导滞,软坚润燥。合用则泻下之功增强而快速,主治肠胃实热积滞引起的大便秘结,如调胃承气汤、大承气汤。
2.大黄配附子
大黄苦寒,气味俱厚,善攻宿食燥屎瘀血,以治胃肠积滞;附子辛热,温阳散寒,善散沉寒痼冷。合用则寒热一炉,相反相成。大黄得附子,则远其寒凉之性,存其泻下之力;附子得大黄,则使其药势专注,寓攻下于温阳之中,泻下而无伤阳之弊。二药共奏温腑泻下之功,如大黄附子汤。
3.大黄配桃仁
大黄入血分,活血荡实;桃仁破血逐瘀。合用则泄热破血,血化下行,则祛
4.麻仁配郁李仁
麻仁味甘,含脂肪油,偏入脾与大肠血分,生津润燥,增液滑肠通便,宜治老人、产后之津枯便秘;郁李仁味甘苦,偏入脾与大肠气分,通幽散结,行大肠气而导滞润肠,并能利水消肿,可用于腹水兼便秘者。合用则润燥滑肠之功更著,可治各种因津液不足引起的大便燥结。
5.牵牛子配茴香
黑牵牛攻水逐饮,茜香行气散寒。合用能散寒行水。适用于寒湿水茄,阴囊肿胀,大小便不利者。
6.半夏配硫黄
半夏辛温,散结消楛;硫黄酸温,补火壮阳。合用之,有温肾逐寒,通阳泄浊之功。用治心腹冷气及老年虚冷便秘,或寒湿久泻。
7.芦荟配朱砂
芦苔苦寒,泻下通便,又清肝火;朱砂甘寒,镇心安神,又清心火。两药同用,清心肝之火而通便。用治热结便秘而见烦躁易怒,失眠之证。
8.巴豆霜配绛矾
绛矶有燥湿、杀虫、补血之功;巴豆霜能泻下、逐水、退肿。合而用之,能补肝血而杀虫,利水而退肿。用治晚期血吸虫病之肝硬化腹水。
9.大黄配甘草
大黄荡涤胃肠,泻火通便;配以甘草之甘缓和中,使大黄下而不伤正。两药同用,下不伤正。用治习惯性便秘,胃炎,小儿癫痫等证。
10.大黄配枳实
两者皆苦寒之属,大黄以泄热通便为主,枳实以下气消痞为主,同用则不论有形之积或无形之痞均效。如以大黄为主而稍佐枳实,用于热甚、实坚之证;反之,如以枳实为主而稍佐大黄,则宜于食滞化热,腹满疼痛之证。古方中,大承气汤、小承气汤等皆用之。
11.大黄配栀子
两者皆可清热泻火,苦寒直折,气分、血分热皆可用之。大黄又兼攻下,栀子又兼燥湿,故对阳明热盛、大便秘结、湿热黄疸、血热出血等均效,古方如茵陈蒿汤等用之。
12.甘遂配商陆
两者皆属峻下逐水,通利大小便之药,皆有小毒而性猛。主治胸腹积水或全身浮肿之气壮邪实者,体虚者慎用。两者又可外敷以消痈疽肿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