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藻为少常用中药。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具有软坚散结、消痰利水的功能。用于甲状腺肿、淋巴结结核、腹部肿块、睾丸肿大等病症。
来源 1.海蒿子:又名大海藻。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pallidum(Turn.)C.Ag.的全草。藻体黑色,高30~60cm、有的可达lm。固着器盘状,上生圆柱形的主干。主干单生,主枝自主干两侧羽状生出。侧枝自主枝的叶腋问生出,幼枝和主干幼期均生有短小的刺状突起。藻叶的形状变异很大,初生叶为披针形,次生叶为线形、披针形、倒卵形或羽状分裂。在叶腋间长出具有许多丝状叶的小枝,生殖托或生殖枝就从丝状叶腋间生出;气囊多生在末枝上,呈纺锤形、倒卵形或球形。雌雄异株。
2.羊栖菜:又名小海藻。为马尾藻科植物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(Harv.)setch.的全草。藻体黄褐色,肥厚多叶。高15~40cm,有的可达2m以上。固着器为圆柱形假根状,长短不一。叶的变异很大,形状也多,长短不一,呈细匙形或线形。气囊的形状很多,有球形、纺锤形或梨形等。生殖托圆柱状或长椭圆形,钝头,有柄,单条或偶有分枝,丛生于小枝或叶腋间。雌雄异株。
产地与分布 海蒿子主产辽宁、山东等地;羊栖菜主产辽宁、山东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等地。
鉴别要点 羊栖菜和海蒿子的主要特征是:羊栖菜叶为线状,俗称“小叶海藻”;而海蒿子则上部叶为披针形或倒卵形,叶形较大,故俗称“大叶海藻”。这样区分较简易。
而混淆品海黍子,主干圆柱形,上面密生多条主枝,叶披针形或楔形;鼠尾藻则主干短,上面生数条分枝,叶鳞片状或丝状;闽粤马尾藻,匍匐枝细长,圆柱形,叶长披针形或线形。
名典鉴别 ①汉·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海藻味苦寒。主瘿瘤气、颈下核、破结散气、痈肿癜瘕,腹中上下鸣,下十二水肿。生池泽。”②梁·《名医别录》曰:“海藻生东海池泽,七月七日采,暴干。”③陶弘景曰:“生海岛上,黑色如乱发而大少许,叶大都似藻叶。”④唐·陈藏器曰:“此有两种,马尾藻生浅水中,黑色,用之当浸去咸味;大叶藻生深海中及新罗,叶如水藻而大。海人以绳系腰,没水取之,有大鱼伤人,不可取也。”⑤宋·苏颂曰:“此即水藻生于海中者,今登、莱诸州有之。”⑥明·《本草蒙筌》:“海藻,东海所生,叶类萍藻。根着水底石上,茎而乱发如乌。七夕收采。”⑦清·《本草从新》:“海藻产胶州,有大叶、马尾两种。洗去咸水,其用在咸,不宜过洗。”
快速鉴别 1.海蒿子:全体皱缩卷曲,黑褐色,有的披盐霜。用水浸软后膨胀,略粘滑柔韧。固着体盘状,上生圆柱状的主干及枝,枝干上有小刺,叶形变异很大,基部的叶长披针形,全缘或稍有粗锯齿,革质。上部的叶呈狭披针形或丝状。气囊圆球形或纺锤形,顶端圆滑或有针状突起。叶腋间生有圆柱形生殖托。气腥、味咸。
2.羊栖菜:全体卷曲皱缩成团块状,棕黑色或黑褐色。表面带一层白色盐霜。用水浸软后膨胀,粘滑柔韧,肉质厚,固着器假根状,主干直立,圆柱形,表面粗糙。主干上有分枝,枝上生叶,叶呈线状或根棒状,有的先端膨大,中空成气囊。生殖托圆柱状或长椭圆形,有柄,丛生于小枝或叶腋间。气腥,味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