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广东振华医学研究院官网!
联系我们

广东振华医学研究院

电话:0769-22314696

邮箱:921733120@qq.com

地址:东莞市莞城区莞太路120号金马大厦6楼

中医中药

寄生的鉴别方法

发布时间:2024-11-27人气:

寄生为较常用中药。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原名桑上寄生。具有祛风湿、补肝肾、强筋骨、安胎的功能。用于风湿痹痛、腰膝酸软、胎动不安等病症。

来源 1.槲寄生:为桑寄生科槲寄生Vicum coloratum (Kom.)Na-kai、黄果寄生V.album L.var lutescens Makino、扁枝槲寄生V.articulatumBurm.f.及柃寄生Pseudixus]aponicus Hayata的带叶茎枝。

2.桑寄生:为桑寄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sis(D.c) Danser及毛叶桑寄生(柿寄生)Loramthus yadoriki Sieb.的带叶茎枝。

产地与分布 1.槲寄生:主产东北、河北、河南、陕西及安徽、浙江、湖南等省。

2.桑寄生:主产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四川等地。

鉴别要点 槲寄生类三种寄生的特征是:茎枝圆柱形或扁平,黄绿色,有皱纹,具分枝,茎有节;叶对生,长卵形或细小呈鳞叶状;味淡或微苦,有的嚼之有粘性。

而两种桑寄生则茎枝圆柱形,红褐色或灰褐色,具纵纹及突起皮孔,嫩枝可见茸毛;叶片椭圆形或卵形,幼叶被细茸毛,或叶背密被锈色毛;气微、味涩。

名典鉴别 ①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桑上寄生。味苦平。主腰痛、小儿背强、痈肿、安胎……生川谷。”②梁·《名医别录》:“桑上寄生,生弘农川谷桑树上,三月三日采茎叶,阴干。”③陶弘景曰:“寄生松上、杨上、枫上皆有,形类是一般,但根津所因处有异,则各随其树名之。生树枝间,根在枝节之内。叶圆青赤,厚泽易折。旁自生枝节,冬夏生,四月花白,五月实赤,大如小豆。处处皆有。以出彭城者为胜。”④唐·苏恭曰:“此多生枫、槲、榉、柳、水杨等树上,叶无阴阳,如细柳叶而厚脆。茎粗短。子黄色,大如小枣。惟虢州有桑上者,子汁甚粘,核大似小豆,九月始熟,黄色。陶言五月实赤,大如小豆,盖未见也。”⑤韩保昇曰:“诸树多有寄生,茎、叶并相似,云是乌鸟食物子,粪落树上,感气而生。叶如橘而厚软,茎如槐而肥脆。处处虽有,须桑上者佳。若非自采,即难以别。可断茎视之,色深黄者为验。又《图经》云:……茎短似鸡脚,作树形。三月、四月花,黄白色。六月、七月结子,黄绿色如小豆,以汁稠粘者良。”⑥李时珍曰:“寄生高者三尺。其叶圆而微尖,厚而软,面青而光泽,背淡紫而有茸。人言川蜀桑多,时有生者。他处鲜得。须自采或连桑采者乃可用。世俗多以杂树上者充之,气性不同,恐反有害也。”⑦清·《本草从新》:“桑寄生,海外深山地暖,不蚕桑,无采捋之苦,气化浓密,自然生出。……茎叶并用。”⑧《本草求真》:“桑寄生。第出桑上者真,和茎叶细剉阴干。”

快速鉴别 1.槲寄生类:

(1)槲寄生:茎枝呈圆柱形,多分枝。表面呈黄绿色或黄褐色,具明显的纵皱纹,茎有节,节上2~3个分枝。质轻而脆,易折断,断面不平坦,折时有粉尘飞出。叶对生于枝梢,易脱落,叶片长卵形,黄绿色或黄褐色,革质,微有光泽,两面均有细皱纹,可见3条较明显叶脉。无臭,味微苦,嚼之有粘性。

(2)扁枝槲寄生:茎枝扁平,具2~3叉分枝。表面呈黄绿色或黄棕色,光滑无毛,有明显的纵条纹或皱纹,节膨大,节间4~6cm,节略扁,节下收缩,下部长而狭,上部短而宽。质软不易折断。微弱气臭,味淡。

(3)柃寄生:形状近似槲寄生。惟茎枝扁平较小,叶细小呈鳞片状。

2.桑寄生类:

(1)桑寄生:茎枝圆柱形,有分枝,长约30cm。表面呈红褐色或灰褐色,具多数细小皮孔及纵向皱纹。嫩枝有棕色细毛茸;有时带叶,叶革质,长椭圆形,有细毛茸易脱落。茎坚硬,折断不平坦,皮部薄,棕褐色,木部淡红棕色。无臭,昧微涩。

(2)毛叶桑寄生:茎枝圆柱形,有分枝,外表呈棕褐色,粗糙,密被麻点状淡棕色皮孔,并有不规则的纵向皱纹。叶椭圆形,叶背密被锈色毛,叶片常已脱落。茎枝质脆,易折断,断面木质黄白色。气微、味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