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薷为常用中药。始载于《名医别录》。具有发汗解表、祛暑化湿的功能。用于暑湿感冒、恶寒发热、头痛无汗、腹痛吐泻、小便不利等病症。
来源 1.海州香薷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Elsholtzia splendens Nakaiex F.Maekawa的干燥地上部分。
2.石香薷: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(又名华荠芋)Mosla chinensis Maxim.的全草。
产地与分布 海州香薷:主产江西、河北、河南等省。一般以江西家种产量大而质量佳。
石香薷:主产湖南、湖北、广西、广东等省。
鉴别要点 海州香薷为家栽品,其特征是:茎呈四柱形,全株密被茸毛;叶长卵圆形至披针形,边缘具疏齿;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;气清香,味凉而微辛。石香薷(华荠芋),则比上种短小,叶线形或披针形;采集较嫩故多不带花;香气浓烈,味辛凉而辣。
名典鉴别 ①梁·陶弘景曰:“家家有此,作菜生食,十月中取干之。”②宋·苏颂曰:“所在皆种,但北土差少,似白苏而叶更细,寿春及新安皆有之。彼间又有一种石香菜,生石上,茎叶更细,色黄而辛香弥甚,用之尤佳。吴人以为茵陈用之。”③寇宗奭曰:“香薷生山野间,荆湖南北,二月皆有之,汴洛作圃种之,暑月亦作蔬菜,叶如茵陈,花茸紫,连边成穗,凡四五十房为一穗,如荆芥穗,别是一种香气。”④明·《本草蒙筌》:“香薷味辛。三伏堪为菜蔬,两京亦每栽种。入药拯病,随处可收,大叶者种优,陈年者效捷。……又有一种名石香薷,延生临水附岩,叶细辛香弥甚。今多采此,拯治亦佳。”⑤李时珍曰:“香薷有野生,有家莳。中州人三月种之,呼为香菜,以充蔬品。丹溪朱氏惟取大叶者为良,而细叶者香烈更甚,今人多用之,方茎,叶尖有刻缺,颇似黄荆叶而小,九月开紫花成穗。有细子细叶者,仅高数寸,叶如落帚叶,即石香薷也。”⑥清·《本草从新》、《本草求真》,两书言及解暑功效何者为宜,何者为忌。对其形态仅言“陈者良”。
快速鉴别 1.海州香薷:全草长30~50cm,茎直立,四方柱形,直径1~2mm,基部紫红色,上部呈黄绿色或淡黄色,全体密被细茸毛。茎节明显,节间4~7cm。叶对生,已抽皱或脱落,暗绿色或黄绿色,背面色较浅,叶片片长卵形或披针形,边缘具疏锯齿,密被细茸毛及腺点。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。质脆,易折断。气清香,味清凉而微辛。
2.石香薷:为去兜全草,茎细四棱形或近于圆柱形,长20~30cm,有分枝,茎基部呈紫褐色,上部黄绿色,茎节明显。叶对生,皱缩或脱落,暗绿色或黄绿色,背面色较浅,叶片线形、披针形或长椭圆形,近全缘或有锯齿。全体密被细茸毛及腺点。药材多不带花。香气浓烈,昧辛凉而辣。
类似品 1.大叶香薷:为唇形科植物香薷Elsholtzia patrini Garcke其亏小叶香薷不同之点是:茎稍粗,叶卵圆形而大,具长穗状花序,香气略淡。湖南民间亦作香薷入药,但很少收购。1958年前后曾收作提炼香薷精油,销出口。
2.石荠芋:为唇形科植物石荠芋Mosla scabra的全草。其与华荠芋不同点是:茎稍粗,叶卵圆形而大,呈假总状花序。香气略淡,民间亦作香薷入药。
3.岩生香薷:为唇形科植物岩生香薷Elsholtzia saxatilis的全草。茎高10~45cm,淡紫色,被微柔毛。叶片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,两面被微柔毛。假穗状花序顶生。香气浊,具薄荷样味而不辣。
4.牛至:形态见白花茵陈项下。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部分地区当香薷入药。